該項目對道地藥材東北細辛的營養積累規律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明確了道地藥材東北細辛的營養積累特性。氮、磷、鉀三要素的積累動態基本相同,均是前期高、果期低、果后營養又增長的趨勢;明確鈣、鎂、硫中量元素積累動態,得出了北細辛根具有富積硫的作用,且是北細辛道地性的主導因素,在肥料施用中增加適量硫是增加品質的有效措施。為北細辛專用肥的研制提供了科學依據。分析了北細辛主產區的生態條件和資源分布狀況。首次分析了營養元素的積累與北細辛有效成分間的線性關系,研究發現,揮發油與磷的相關系數最大達0.,與氮相關系數為0.,與鉀的相關系數為0.,三要素中與磷有極顯著相關性,揮發油與其他中、微量元素的相關性比較中發現,硫與揮發油的影響相關關系較大達0.,超過氮和鉀的相關系數,而鐵在與揮發油的形成過程中呈負相關。首次根據北細辛的營養積累動態研發了北細辛專用肥,試驗表明施用專用肥比常規肥料具有很高的增產性能,在研究期間,在吉林省北細辛主產區通化縣進行了肥料的試驗、示范與推廣,面積達150余萬m2,新增產值1500余噸,新增利稅1200余萬元。
經專家鑒定,該項目對吉林省中藥材的標準化、規范化提供了技術支持,對促進吉林省中藥產業的現代化和可持續化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